新闻动态


中美班外教Nathan荣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奖项


外教Nathan已在附中中美班任教4年有余,他热爱学习,乐于了解中国文化,目前用中文交流沟通毫无障碍。




今年他又再次挑战自己,踏入“翻译”的大门,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上获得优秀奖。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是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项,被称作翻译界的奥斯卡“,本次Nathan的翻译稿在3万多份参赛译文出脱颖而出。



从初入翻译界的“小白“,到如今逐渐游刃有余,今天我们将跟随他的文字一同感受他的经历及想法。

-----

本人是师大附中中美实验班的统计学教师,美国国籍,昵称“纳森老师” 。很高兴代表师大附中获得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的荣誉。

近年受疫情影响,我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。2022年初,熟人问我能不能翻译她朋友的小说。当时我对翻译入门理论都不太熟,完全崩溃了。虽然意思准,但是我没带读者走近作者,换句话说我没让他们理解她的叙事风格和心理思想。

20223月左右,我在朋友家喝茶时,她推荐我查看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。后几天,我在家里看到原文的主题是非遗,感觉有兴趣,打算边练翻译,边学习中国文化。原文(中文)的作者用词又华丽又雅洁,语言组织复杂,完全不像英文,一开始很难掌握文章的细节,但我写译文也有英语母语的大优势。那两个月我抽时间写至少7稿译文了,每一稿有的地方感觉非常纠结,重写了几十遍,有的句子组织太难,只能把整理译文的任务延期到下周。那时,我在网上花了不少的时间查各种成语、地理、文化、历史、民族和近年非遗项目的信息。在比赛的冶炼炉中,我的翻译技巧、手段等都提高了,连我的英语都提高了。最后,我出冶炼炉时,译文拿在两只手中,心里感到很骄傲。

暑假我决定参加4门翻译课程。其中最有用的是让我给同学们的作业评分和评论。因此,我学到了翻译实践是什么。到福州7月最热时,我在家里看了几本翻译理论书,补了翻译理论不足的地方。8月初,我在网上认识一位特别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朋友,开始合作翻译唐诗宋词,目前已经翻译了15首左右,也有几首因难度太大就放弃了。11月我几乎忘掉比赛的事,突然收到朋友短信说她看到我的名字了,得了汉译英优秀奖。本届大赛共收到3.2多万参赛译文,评出获奖者982名。

获得这次荣誉,我想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未来计划。多数西方人渴望接触中国文化,世界现在虽然处在信息时代,语言障碍却不少。因为中国大部分翻译师不能到西方和目标语言母语者沟通,所以,为了清除一部分障碍,我打算在中国和广大中英译者一起切磋琢磨。我最终目标是让英语母语者有机会阅读中国文学作品。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追求真理并克服困难,希望最后会像本次大赛获奖一样:历经困难,果实更甜。

感谢陈倩琳帮助编辑这篇文章。

-----



任重道远,道阻且长。

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。在促进文化交流的这条路上,我们应秉持世界文明一家亲的理念,每个人都有义务与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学会欣赏各种文化,共筑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家园。